台灣與香港作為全球唯二保存了繁體中文的地方,長久以來透過頻繁的交流往來,在藝文、影視、音樂、飲食等眾多領域,相互影響並推疊出獨特的集體記憶和共同文化。

從廣義的文化切入,我們將邀請來台創業的香港人與相關領域的台灣推手進行對談,帶領大家從人才教育、未來運輸、科技藝術和餐飲永續的視角,檢視文化無所不在的重要性。從多年堅持為台灣培育新世代人才的教育家、打造優化你我出行體驗的創業者、比大多數台灣人還了解台灣食材的米其林主廚、到多媒體及設計思考的產業先驅,他們從港府來到寶島,在不同角落為我們帶來美好。

我們深深相信,跨境與跨界的融合發展將成為新常態,兩天、四場精彩座談加上閉幕交流酒會,期待台港連結幻化的新風景。

臺港創新雙日論壇策展人 | Anchor Taiwan 執行長
Elisa Chiu

DAY 1
Dec 20, 1-3:30pm

【人才教育】舊體制長不出新人才?搶人大戰中的國際鏈結與企業創新

缺工、人口負成長、高階人力供需落差大幅加劇,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荒。企業除了傳統攬才,該如何內部培訓並廣納國際腦袋?台灣人才又如何自我提升,接軌國際的企業文化、薪資與人力需求?這一場座談我們邀請培育新世代人才的幾位台港推手,一起來聊聊:

▩ 新型態的人才培養 – 從企業、加速器、教育平台等不同面相出發,各有什麼觀察?
▩ 人才進門,如何善用、留任與共同成長?「企業創新」是人才選育用留的關鍵秘密?
▩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,去哪裡學?職場即戰力與國際視野如何養成?
▩ 國際人才為台灣的帶來什麼正面刺激與影響?台灣如何做好接軌國際的準備?

🔎 關鍵字:創新文化 / 未來人才 / Innovation Culture / Future of Work / International Talent

* 引言人:石惠貞 Brenda Shih (104投資長)
🇭🇰 陳治平 Bernard Chan (ALPHA Camp 執行長)
🇹🇼 張思儀 Selina Chang (Cooler Master 酷碼學苑 執行長)
🇹🇼 黃琇琳 Shirney Huang (AppWorks School 校長)
🇹🇼 主持人: 蘇仰志 Ozzie Su (雜學校 校長)

📸 活動回顧:https://bit.ly/3ZhSrrs
🎥 座談回播:https://youtu.be/GjcJc3Uc4Fs
▩ 完整議程資訊: FB | Google Form

Dec 20, 3-5:30pm

【未來運輸】從兩輪到四輪:一場以永續為起點的未來運輸革命

從馬車到引擎,渦輪到三電系統,優化你我出行體驗的創業者如何進一步形塑未來運輸的樣貌?SPAC風潮後,高通膨時期的資本市場趨勢如何理解?ESG成顯學,接下來的移動革名需要以永續為名?這一場座談我們邀請重量級運輸產業推手,一起來探討:

▩ 台灣電動車產業如何系統性整合?兩輪和四輪、平台和供應鏈如何強強聯手?
▩ 出場之後才開始 – 創業者與投資人該如何看待資本市場的市值震盪?併購與上市怎麼選?
▩ 創投、商模、創新環環相扣,沒有汽車產業的台灣,業者如何與國際加速合作?
▩ 「得人才者得天下」- 台灣的運輸產業如何吸引更多海外人才?

🔎 關鍵字:未來運輸 / 出行文化 / 科技賦能 / Future of Mobility / 電動車

* 引言人:劉麗珠 Vicky Yang (YouBike 董事長)
🇹🇼 鄭顯聰 Jack Cheng (MIH 執行長)
🇭🇰 陳泰成 Kevin Chan (LINE Taxi 執行長)
🇱🇷 Bruce Aitken (Gogoro 財務長)
🇹🇼 主持人:邱懷萱 Elisa Chiu (Anchor Taiwan 執行長)

📸 活動回顧:https://bit.ly/3WX148K
🎥 座談回播:https://youtu.be/VDo-6G7ckQg

▩ 完整議程資訊: FB | Google Form

DAY 2
Dec 21, 1-3:30pm

【科技藝術 x 設計思考】科技之於文化藝術之載體 - 從自造者社群到產業創新

當「元宇宙」成為日常, 台灣的硬體供應鏈是否能扮演代工以外的角色,甚至參與、引領下一個世代的創作?自造者社群又如何在潛移默化中,影響產業的思維與創新?這一場座談我們邀請台港新媒體藝術及Maker圈的資深推手,一起來聊聊:

▩ 創作、科技與品牌如何強強聯手?
▩ 從設計到策略 – 企業與城市如何導入創意思維,用敏捷開發推動轉型?
▩ 台灣自造者社群和產業鏈的交互發展:文化、心態與人才之養成

🔎 關鍵字:程式藝術 / 科技藝術 / 科技賦能 / 自造者社群 / 跨界合作 / 設計思考 / 開放式創新

* 引言人:謝佩霓 Peini Beatrice Hsieh (文合會召集人)
🇭🇰 林欣傑 Keith Lam (Dimension Plus共同創辦人)
🇹🇼 洪堯泰 Ted Hung (Fablab / Maker Faire Taipei 創辦人)
🇭🇰 黃駿賢 Tim Wong (Loftwork 共同創辦人)
🇹🇼 主持人:沈芳如 Monica Shen (前Seeed Studio歐洲負責人)

📸 活動回顧:https://bit.ly/3GC5wTS
🎥 座談回播:https://youtu.be/dJcys8PFMFg

▩ 完整議程資訊: FB | Google Form

Dec 21, 3-5:30pm

【餐飲創新 x 商業思維】餐桌外的戰場:品牌、通路、永續與在地的跨界與創新

疫後的世界,餐飲與旅行的產業生態如何蛻變?新的商業模式、零售科技、品牌訴求、客群組成,經營者應該如何轉型?這一場座談我們邀請台港旅宿、食品及餐飲界的領頭羊,一起來聊聊:

▩ 時機歹歹,強強聯手是王道?跨界合作如何帶來新的火花與商機?
▩ 從商模、概念出發,用場域為載體,讓食物、酒水成為「內容」的「以終為始」新想像
▩ 事事皆ESG,餐飲與旅宿的永續故事如何不是講講而已?
▩ 愈在地,愈國際?國際人才與視野如何為台灣帶來新的鏈結與風景?

🔎 關鍵字:傳產創新 / 在地食材 / 永續 / 文化傳承 / 飲食科技 / 品牌 / 新零售 / 通路

* 引言人:工頭堅 Ken Worker (旅行長、作家)
🇭🇰 林泉 Richie Lin (MUME Hospitality Group 執行長)
🇹🇼 王念秋 Jennifer Wang (丘丘森旅 / Home Hotel 執行長)
🇹🇼 李立元 Richard Lee (舊振南總經理)
🇹🇼 主持人:林佳蓉 Jessica Lin (Co-founder at The Studio)

📸 活動回顧:https://bit.ly/3IoKxGF
🎥 座談回播:https://youtu.be/X1lyDJXeVII
▩ 報名 RSVP | 完整議程資訊: FB | Google Form

Dec 21, 5:30-8:00pm

【閉幕交流酒會】Celebration Happy Hours

▩ 報名 – save me a drink: https://forms.gle/afDLDrzKhQRUtdwQ6

策展單位

生態系夥伴

▩ 論壇地點: Cooler Master 全球總部
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398號
https://goo.gl/maps/zn7xiJQCq1W76mff6

*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